【樓主】2013-01-01 18:11
» 九七之後,香港的公共傳播的語言,彷彿受了中共的幕後策劃,紛紛與北京看齊。維珍尼亞變成弗吉尼亞,中國總理變國家總理,油麻地果欄變油麻地水果批發(fā)市場。明明是西洋除夕放煙花,這兩年電視臺忽然將'煙花'講做'煙火',中文字幕也寫'煙火'。幾份主流報紙,也說西洋除夕放煙火。今年除夕煙花,政府新聞公佈公然寫成'煙火'(《除夕港島區(qū)特別交通安排》,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)。香港通山放火,烽火連天,好不吉利。煙花、煙火、煙炮、焰火、花火,皆為一物,都是指用火硝混雜其他藥物和金屬化合物而成,燃燒時噴出幻彩,供遊戲玩賞之物。此等名詞,始自唐朝,盛於宋朝,同屬古詞。粵語講'煙花',北方官話有時講'煙花',多數(shù)講'煙火'。北方話講'焰火'的時候,與'煙火'近似(yan1與yan4之別)。然而,與爆竹連用時,北方話則說'煙花爆竹'。圖片:明報'煙火'在文字上,有兩個意思,一是煙和火並稱,是近義複詞,如'動煙火'就是生火煮飯,禁止煙火、提防煙火就是嚴禁點火和提防火燭。不食人間煙火是神仙餐風飲露,不食飯之意。煙火漫天就是烽火連連,戰(zhàn)雲(yún)密布。絕了煙火,就是無人祭祀,香火絕了。'煙火'另一個意思,是煙花,屬於偏正結(jié)構(gòu)。於此,北方口語的'火'字,讀輕聲。'煙火'在北方口語是分得出'煙+火'及'煙-火'兩種意思的,前者火字讀重音,後者火字讀輕聲;浾Z並無輕聲辨義。由於無法在語音上辨別意義,故此粵語不會用'煙火'一詞,寧願用'煙花'。煙花當然也有歧義。除了放上天的煙花之外,也是指如煙如霧的春天景象,引申為都市繁華之貌。李白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》:'故人西辭黃鶴樓,煙花三月下?lián)P州',寫的就是揚州的三月春色。杜甫《清明詩二首之二》:'秦城樓閣煙花裡,漢主山河錦繡中',用的是引申之義,寫樓閣繁華之貌。以此再引申,煙花也是歌樓舞榭。煙花之地,所謂煙花柳巷,妓戶是也。
網(wǎng)友評論2013-01-01 18:14
太長求總結(jié)
網(wǎng)友評論2013-01-01 18:14
好認真的樣子
網(wǎng)友評論2013-01-01 18:14
香港人民獨特的興趣愛好側(cè)面反映出香港人民生活的多么舒適。